胡曉云院長受邀出席“2025中國品牌日?第九屆品牌發展共創會”并作主題演講
導語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 “三個轉變” 的重要論述,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中國品牌發展指明方向。2014年被稱作 “中國品牌元年”。自2017年起,國務院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2025年,作為 “十四五” 規劃收官之年,我們即將迎來第九個“中國品牌日”。
5月7日,以 “公平競爭與品牌消費” 為主題的“2025中國品牌日?第九屆品牌發展共創會”于北京隆重召開。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受邀出席會議,并作題為《發現山區資源,創新“山養經濟”——基于獨特山地資源的品牌經濟創新模式探索》的演講。
胡曉云院長受邀出席“2025中國品牌日?第九屆品牌發展共創會”并作主題演講
5月7日,以 “公平競爭與品牌消費” 為主題的“2025中國品牌日?第九屆品牌發展共創會”于北京隆重召開。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受邀出席會議,并作題為《發現山區資源,創新“山養經濟”——基于獨特山地資源的品牌經濟創新模式探索》的演講。
胡曉云院長作主題演講 圖片源自會議主辦方
胡曉云院長在演講中提出品牌經濟創新模式—— “山養經濟” 。我國作為山地大國,廣義上,山地面積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二,其生態系統貢獻卓越,且富集清潔能源、特色農業、文化、旅游等資源。山地資源要活化,要轉化為經濟價值,引進城市消費,通過匹配當下城市消費者需求實現價值創新不失為一種有效途徑。 “山養經濟” 這一品牌經濟創新模式,聚焦山地資源稟賦,以科學化生態保護為前提,通過激活生態與文化資源、匹配城市消費升級需求,推動山區資源價值融合轉化,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與文化傳承,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山區發展新路徑。
胡曉云院長圍繞當下城市人群呈現的 "慢思行" 現象級三元需求范式,深入剖析了山區資源特征與當代城市消費需求的耦合機制,系統闡釋了 "山養" 概念與消費認知的多重鏈,展示了"山養經濟" 的消費體驗架構,推演了相對應的產業開發與消費升級路徑。演講指出了"山養經濟" 的模式特征,即“山養經濟”是生態保護和市場價值開發并行的循環經濟模式,是人類發展與自然保護的互動共生模式,是山區文旅產業的全新(4.0時代)躍遷模式。胡曉云院長還對“山養經濟”的品牌發展體系展開全面論述,以特殊的品牌視角,從“山養經濟”的品牌定位、品牌生態構建到傳播策略等各方面特征,做了獨到的分析。
當下城市消費者“慢思行”的三元需求范式
山區資源特征和當代城市消費需求的耦合
“山養經濟”的消費體驗結構
“山養經濟”的品牌生態結構
"山養經濟" 不僅為山區資源開發提供了創新思路,更構建了契合當代消費需求的品牌場景,探索出區域經濟差異化競爭的品牌發展新路徑。
大會上,來自各級政府部門、智庫研究單位、知名品牌企業及專業品牌服務機構的領導和專家,以 “公平競爭與品牌消費” 為主題,圍繞 “三個轉變” 分享品牌發展見解并發表演講。
大會期間,不僅發布了 “2025 品牌扶搖計劃” 公益項目,啟動 “中國品牌 強國有我 | 2025 中國品牌日?我為中國品牌代言移動互動線上傳播活動”,還發布了 “2025 中國品牌?滿意消費倡議”,解讀了國家標準《品牌價值評價 養老服務業》,并公布了 “2025 年度中國品牌觀察員名單”。
本次大會共同探討新征程、新目標下 “品牌強國” 的 “時代之略、遠鑒之路”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品牌強國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