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茶葉“馳騁而來”:茶產業如何成為新引擎?
8月27日晚,一趟特殊的火車專列從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開出,一路向西奔赴目的地——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行程全長約5590公里,預計要行駛15日。
這是黃山——合肥——塔什干“茶葉專列”,也是安徽首趟茶葉專列。39個集裝箱中裝載著來自黃山的中國綠茶,貨重超800噸,貨值超118萬美元。
隨著第一趟茶葉專列向著更大的市場馳騁,黃山市的茶葉企業也開始越加忙碌。近日來,黃山一品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片忙碌,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抓緊進行出口茶葉的包裝,這批300噸15個貨柜的茶葉即將搭乘中歐班列第二批茶葉專柜奔赴烏茲別克斯坦。據了解,今年以來,該公司已經通過中歐班列發出了80多個貨柜1600多噸黃山茶葉出口中亞。
作為全新的陸路物流通道,“茶葉專列”將助力黃山茶葉外貿發展,同時對推動黃山茶產業的出口與轉型升級,加快打造新時代的萬里茶道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盛名在外的旅游勝地,黃山市旅游業更為人熟知。實際上,黃山市也是全國重點茶產區和安徽主要茶產區,擁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等知名茶葉品牌。
2019年末,黃山市茶農有70余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67%。由于地理環境制約,傳統的水稻、小麥等種植不符合黃山市實際,發展壯大茶產業,已經成為推進黃山市農村產業振興和農民致富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途徑。
在黃山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茶產業作為黃山的特色產業、生態產業、富民產業,近年業績喜人,呈現勃勃生機。
科技助力,傳統茶業煥新生
歷年來,黃山市把茶業作為發展精致農業的突破口,持續推進茶業提質增效,茶業經濟做大做強,茶葉品質不斷提升,茶葉市場持續擴張,茶企、茶農收入不斷增加,取得了明顯成效。
數據顯示,2020年,黃山市茶園面積增至80萬畝,茶葉總產量4萬噸,同比增長3.1%,茶業全產業鏈產值150億元;茶葉出口、創匯額分別占全國的六分之一、九分之一;黃山市茶企中有22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預計今年茶葉綜合產值達180億元。
在推動茶產業發展中,如何讓這一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是一大難題。
據了解,根據黃山市科技創新發展規劃規劃要求,黃山市科技部門以茶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鼓勵企業開展茶樹種質資源保護與應用以及本土特色茶葉種苗繁育和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形成具有科技含量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產品。
撕開一袋太平猴魁速溶茶粉,放入一瓶礦泉水中,立即如新沏的茶,湯色清綠明澈,滋味醇厚回甘,這是當下年輕人最愛的茶飲品,也是由黃山華綠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研發的新品。華綠園公司是位于黃山太平經開區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生產各種茶與草本植物速溶粉、濃縮汁及純天然固體飲料。
華綠園公司研發團隊成員揭國良博士提到,公司擁有1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有茶、花草、水果、谷類、咖啡等系列120多個品種,今年9月份二期工程投產后,僅速溶粉、凍干粉產能就達400噸。茶葉及草本植物提取的產品,不加任何香精、色素等添加劑,不僅質量安全、使用方便,還可實現原材料平均增值10倍以上,促進茶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茶農增收。
此外,黃山市也支持突破茶葉數字化拼配技術、茶葉粉塵控制技術、茶葉產品貯藏保存與精深加工等技術瓶頸,推廣應用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等名優產品自動化加工生產線。
在太平猴魁核心產區,黃山區猴坑茶葉公司研發團隊正在研發生產一款面對年輕人市場的茶葉新品,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猴魁手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方繼凡介紹說,在立足于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開發新品,是新時期發展茶業經濟的新趨勢。今春推出的特級以下太平猴魁在市場上很暢銷,明年將進一部擴大規模,預計特級以下的太平猴魁產量可以達到250噸,讓名優茶走進更多人的茶杯,僅以此一項茶農就可以增收10%以上。
而作為太平猴魁核心產區的守護者,方繼凡還是黃山區猴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帶領村民大力發展茶鄉旅游,興建觀湖棧道、茶園休憩亭、太平猴魁博物館,推出了茶王慶、茶藝等一系列茶文化民俗表演,發展與茶鄉氛圍相得益彰的水上古箏、舟上輕舞等活動,還創新使用3D建模和全景VR形式讓廣大游客一覽茶鄉全貌。今年以來,猴坑已接待游客達24萬人次。茶旅結合,讓綠水青山發展成金山銀山。
同樣,在黃山毛峰唐模生態茶園基地,謝裕大茶葉公司投資上千萬元在6000畝的丘陵茶園中,建成茶園噴灌系統,栽種觀賞性林木、花卉,實行科學選種、育苗、無性系繁殖,打造智能化生態茶園。同時,依托茶科技、茶文化,延長產業鏈,拓寬茶產業,建設茶文化博物館、水滑道、滑草、風車大道,推出“我和爸媽學做飯”、團建等茶文旅游項目。
基地負責人桂利權介紹說,“今年接待游客超過了12萬人,最忙的時候我們停車場全部停滿?,F在還在規劃,要增加一些茶葉和文化旅游結合的新項目,吸引更多的游客,現在正在建設,馬上增加的是一個孔雀放飛項目”。正是依靠茶科技、茶文化、茶產業,謝裕大茶博園成功探索了一條經營高效化的綜合型生態茶園模式。
由黃山旅游與賽富基金共同增資控股的黃山六百里猴魁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太平猴魁茶首個規模企業,也是通過科技不斷推動傳統茶業發展的一家典范企業。
六百里公司在全省茶業系統率先啟動區塊鏈技術賦能太平猴魁全產業鏈。按照高端產品進行溯源基地建設,線上對接黃山智慧旅游平臺,實現六百里猴魁各端口產品展示、交易。線下對接溯源系統,將茶葉的育苗、種植、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的數據進行整合,打造大屏展示區和現場觀摩區,同時數據實時傳遞給區塊鏈保存,建立共享數據庫,電商平臺各入口可實時查詢溯源信息。
順應潮流,網絡電商如火如荼
2020年,在疫情的沖擊下,黃山市知名品牌茶葉企業網上銷售額仍有增長。如黃山市猴坑茶葉發展有限公司19年網銷額1241萬元,20年網上銷售額達1940萬元,增幅高達56%。
據數據平臺監測,2021年1-7月份,黃山市茶葉(飲料類)網絡銷售額7.91億元,同比增長36.6%,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4%,保持著良好態勢。
一方面,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變化,產品的品質和品牌成為影響消費者下單的重要因素。黃山市積極引導茶葉企業提高品牌化發展意識,主動適應市場化、信息化和消費升級的要求,推進黃山茶產業綠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使黃山茶產業成為黃山的一張靚麗名片。
另一方面,黃山市把“互聯網+”作為助推黃山茶產業升級增效的助推器,持續推進農村電商發展,進一步鞏固提升縣、鄉、村三位一體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加強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統籌協調和服務能力,實現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多站合一”、兼業經營,鼓勵、引導茶業企業買全國、賣全國、買全球、賣全球。
如今,網絡直播成為新的電商銷售風口。黃山市政府鼓勵企業積極拓展短視頻、社交媒體等新媒體銷售渠道,擴大黃山茶葉網銷規模,同時鼓勵電商企業通過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開展時令農產品網絡直播銷售。
自“直播元年”2020年開始,黃山市積極在拼多多、抖音等網絡平臺,開展系列直播活動,邀請市縣政府負責人和網紅主播為黃山特色農產品代言帶貨,深耕線上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
譬如“多多春茶節”直播,圈粉55萬人次,銷售茶葉60萬元,預訂春茶110萬元。淘寶第一網紅主播薇婭等知名主播同步直播,銷售黃山茶葉500萬元。
在“抖音有好貨 市長來直播”安徽新茶黃山專場網上銷售直播,吸引50余萬網友觀看,累計下單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石墨紅茶、石墨綠茶7萬件,銷售金額達420萬元。
據悉,2021年,黃山市謝裕大股份有限公司的60g金獎頂芽黃山毛峰亮相薇婭直播間,直播當晚,觀看量達1317萬人次,3分鐘賣出黃山毛峰2萬余份,成交額近200萬元。
主動牽線,支持茶葉外貿企業
“茶葉專列”的成功開通背后也有黃山市委市政府的努力。
針對茶葉外貿企業存在的國際貨運訂船難、訂柜難等問題,黃山市商務局主動對接合肥內陸港有限公司,舉辦中歐班列(合肥-黃山)專場對接會以及黃山本地物流企業與合肥陸港多式聯運合作座談會。牽線市內物流企業、外貿企業,鼓勵企業搭乘“中歐班列”,開展鐵路貨運和多式聯運物流模式,
據了解,這趟“茶葉專列”是由黃山交投集團子公司黃山市聚創多式聯運有限公司負責將合肥產投集團子公司合肥國際陸港提供的空箱運至企業完成裝箱,送至績溪鐵路站發運到合肥北,完成國際鐵路聯運的接駁運輸;合肥國際陸港則借助從合肥北到塔什干的中歐班列,將貨物運輸至烏茲別克斯坦客戶指定站點塔什干交貨。
實際上,2020年黃山市一品有機茶葉、茶可思茶葉2家茶企已經通過中亞班列貨運出口中國茶葉,共計44箱,貨值94萬美元;2021年1-6月金昱茗食品、一品有機等茶企通過中亞班列運輸出口中國綠茶51箱,貨值129萬美元。
此外,2021年8月初,三輛滿載茶葉的集裝箱從黃山市金昱茗食品有限公司發車,由黃山公鐵聯運至合肥,隨后搭上中亞班列經霍爾果斯口岸向著5000公里外的烏茲別克斯坦飛馳而去,這標志著黃山-合肥陸港-中歐(中亞)陸路通道正式貫通。
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茶葉企業外貿進出口受到影響。黃山市也推出相關外貿政策對茶葉企業開展外貿進出口給予支持。2020年分別兌現茶企省級、市級外貿促進政策資金共計106萬余元,惠及17家茶葉外貿企業。2021年兌現茶葉企業省市級外貿促進政策資金共計80萬元,惠及24家茶企;兌現國家級和省級外貿轉型茶葉基地資金共計90萬元。
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貫徹落實總書記“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的指示批示精神。接下來,黃山市也將全面實施“開放+創新”,深耕“科創+產業”,堅定“旅游+生態”,圍繞建設“中國名茶之都”,立足建設長三角和杭州都市圈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著力推動茶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